向师强:自然美的“搬运工”

盆景制作匠人向师强,30多年潜心研究盆景根艺制作,把大自然的美搬进千家万户。

眼前这位神情专注的中年人,在高家堰可是远近闻名,他叫向师强。向师强有着多重身份,他是农民,地里种满了树苗;他是商人,在家门前设大摊卖盆景;他更是匠人,追求着以曲为美的艺术。

看得出来,在多重角色中向师强最喜欢做个匠人。他一有空闲,就拿出工具,面朝绿水,背对青山,将自己和时间交与这一盆盆花草。

向师强:早上,我起床,端个茶杯,昨天加工,我就在想,这根枝可以朝上,向左右,很呆板,现在,是放左边好看,平常的话,喝茶,平时就在捉摸它,不想打牌。

作为一个制作盆景的工匠,向师强坚持了30多年。1982年,18岁的向师强,在沙市打工时意外发现城里人喜欢怪树兜,并称之为“盆景”。这些树兜不是满山遍野都有吗?打小生活在丹水流域的向师强,立即回到家乡,上山寻找树兜,开始了盆景粗加工。

向师强:开始的只把树栽活,不知道它的艺术价值,把各种大师请进来,走出去

随着政府加大对山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向师强将盆景所用的树木材料从山野采掘转向了人工培育,并确定了“中华蚊母”“金弹子”为发展的主打品种。

多年来,为了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准,向师强曾自费到湖北省美术学院进修盆景根艺课程,订阅《中国盆景》等10多种盆景根艺报刊杂志,潜心研究,鉴赏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如今,他制作的盆景,选材自然,造型奇特,搭配协调,格调高雅,情趣盎然,艺术性强。

虽然从一株幼苗,培育成可以出售的盆景,长则十多年,短也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但向师强认为一个成功的盆景作品,更重要的是感情的投入,是一盆心作。

向师强: 这个是我们用心培育的,我们摸了上百次,上千次。走到哪里去了,多少年了,我都认得到,我有记忆了,我有感情了,就跟小孩子,就是要培养,要引。

几十年来,盆景制作匠人向师强就是这样,一盆一盆,把大自然的美搬进千家万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