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说,“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作出指示,如一针“清醒剂”切中时弊,发出了新起点上深化作风建设的动员令。
新表现发生在群众身边、眼皮底下,不是“新”在群众发现不了、怨言不大,而是它们打出了新旗号,顶起了新挡箭牌:看起来忙忙碌碌、积极主动,实则原地打转,一地鸡毛;看起来责任链条一环不差,实则只表态、无作为、不担责;看起来“身入”了基层、“身入”了群众,实则走马观花、困扰基层、伤害群众。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一针见血指出:“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不管表态多么高调,无论形式怎么翻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万变不离其宗,其内核都是图虚名不干实事的政绩观错位、当官做老爷的权力观扭曲。如同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作风建设也推进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到了必须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攻坚突破的时刻。这两者危害之深、之大,不仅在于装腔作势、有名无实,更在于它们相互滋长、沆瀣一气,把好经念歪、把好事办坏,让工作变味走样。如果任由老问题“老”下去,蔓延开来,不仅落实变落空,更会产生虚干得利、实干吃亏的“负激励”,败坏党风政风。“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这是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庄严宣示,也是作风建设走向纵深的靶向所在。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横亘在党群之间,每一个新表现都是一道“无形的墙”,老问题每“坚挺”一天,就磨蚀群众的信任一分,侵害党的执政根基一分。我们要有这样的危机意识,也要有这样的政治定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再顽固,也硬不过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决心,硬不过我们党纠正“四风”的坚强举措。抓住“十种表现”这个突破口和切入点,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就没有破不了的“老问题”,拿不下的攻坚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