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我们长阳,一位制种人为了一粒种子默默奋斗了20多年,在土家山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最终成为民族种业的脊梁。他,就是湖北康农种业公司创始人、技术总顾问彭绪冰。
记者日前走进湖北康农种业公司,看见这里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将从全国各大玉米实验示范基地繁育出来的种子进行加工包装,一袋袋饱满充盈的玉米种向我们展示着公司又一年的丰硕成果。而作为湖北康农种业公司创始人、技术总顾问的彭绪冰正在会见全国各地的种业经销商代表。
彭绪冰199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2001年至2004年,应聘到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任公司科研副总助理、武汉研究站站长,之后他毅然返乡创业,潜心种子科研,成为湖北康农种业公司的创办人、玉米育种首席专家、湖北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康农种业有限公司现已成为西南八省市区玉米区知名种业企业,彭绪冰也被誉为“湖北商业化育种第一人”。
目前,公司在市场上表现优异,即将在未来大范围出口系列种子产品。
【同期声】 湖北康农种业公司创始人 技术总顾问 彭绪冰
康龙2号是我们现在出的矮秆抗风,中大穗匀穗型品种,高抗灰斑病,高抗穗腐病,这个品种在云南很可能成为主导品种,这个品种在缅甸,在非洲的尼日尼亚,这个品种表现的是相当的优秀,
20号在缅甸的北部地区是一个主推品种,农民很喜欢,穗子大,籽粒大,品质好,抗病能力很强,
这是今年的新品种,这个品种马上在湖南审定,这个品种整齐度高,产量高,蛋白质好,这个品种最大的优势是对重金属镉污染的区域啊,它不吸收,这是一个突破,
为了确保种子质量,彭绪冰带领团队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从亲本提纯、亲本扩繁、田间去杂、去雄授粉、清杂晾晒、种子收储到加工包装的质量控制规程。建成了一条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加工和定量包装生产流水线。经过严格分级和精选加工后的玉米种子,大小均匀、颗粒饱满、无霉烂、无破碎、无虫口,充分保证了种子的发芽率。
【同期声】 湖北康农种业公司创始人 技术总顾问 彭绪冰
我这是一百粒,按国家规定必须要成苗85粒,我们现在基本可以做到90以上。
中国西南山区天气多干旱,降雨量不足,且病虫害较多。针对这些问题,彭绪冰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努力,攻克了一系列科技难关,研发出的康农系列玉米新品种,不仅耐干旱,而且对玉米灰斑病有着极好的抗性,在西南山地和中部平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适应性。康农公司研发的“康农玉108”经过两年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684.11公斤,比对其他的玉米品种,亩产增产12.54%以上,有效地解决了湖北乃至大西南山区玉米产量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的问题。
目前,彭绪冰带领团队已经先后选育出20多个玉米畅销新品种,在西南地区影响力越来越大,下一步,他准备向西北地区延伸发展,并将涉足水稻、高端中药材,扩大繁殖领域,开发利用更多更宝贵的种业资源。
【同期声】 湖北康农种业公司创始人 技术总顾问 彭绪冰
我觉得这个人一辈子能够干成干好一件事情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就坚定信心把这个事情办好,我只是做了本职适合我做的事情,而我们精益求精,做到一定的层次,把它做的更好。
请输入验证码